野鸭种蛋在贮存期间如果保存不当,可导致孵化率下降。因为受精蛋中的胚胎,在蛋的形成过程中已开始发育,其生命力是很脆弱的。因此,种蛋产出至入孵前贮存期间,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环境条件。
温度控制
蛋产出母体外,受到外界较低温度的影响胚胎发育暂时停止,处于休眠状态。在此后的一定时期内,当外界温度达到一定水平的时候胚胎又开始发育。当环境温度偏高但又不是胚胎发育的适宜温度时,则胚胎发育是不完全和不稳定的,容易引起胚胎早期死亡;当环境温度长时间偏低时(如0℃),虽然胚胎发育处于静止状态,但是胚胎活力严重下降,甚至死亡。野鸭蛋中的胚胎发育的临界温度是23.9℃,即当环境温度低于23.9℃时,胚胎发育处于静止休眠状态,高于此温度而又没有达到适宜的温度时胚胎会处于一种不正常的发育状态。但是,一般在生产中保持种蛋的温度要比此临界温度低。因为温度过高,给蛋中各种酶的活动以及残余细菌的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为了抑制酶的活性和细菌繁殖,种蛋保存适宜温度为11~18℃。但依据保存时间的长短也略有差异。为提高孵化率,野鸭种蛋贮存时间一般不超过1周。
湿度控制
种蛋保存期间,蛋内水分通过气孔不断蒸发,其蒸发速度与蛋库里的环境湿度成反比。为了尽量减少蛋内水分蒸发,必须提高贮存室里的湿度。相对湿度一般控制在70%~75%。若湿度过高,种蛋容易发霉变质;相反,若湿度过低,蛋内水分大量蒸发,也会影响种蛋的品质。关键词: 野鸭蛋贮存方法 野鸭蛋孵化技术